由于高老龄患者心肺储备功能不足,手术后容易出现心肺并发症,一定要及时处理。有些食管癌患者,入院前由于较长时间食管梗阻进食困难,营养状况很差。入院后应先尽快采用介入治疗,迅速改善身体状况,增强身体耐受能力。
肿瘤部位不同手术路径不同术前术后针对性处理
针对高老龄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专家们采取经食管床上提胃,从主动脉弓后、弓上与食管机械吻合,手术后胃居于纵隔食管床内,避免了术后常见的″胸胃综合症″,减少了肺功能的损失。这种术式尤其适合低心肺功能及超高龄患者。部分高位病变,包括颈段及高位胸上段食管癌,在保证根治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左颈上腹正中二切口食管拔脱术,避免了开胸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或采用经右胸后外侧一切口,经食管裂孔游离胃,右胸超胸顶食管胃吻合,避免了创伤较大的常规左颈、右胸后外侧及上腹正中三切口手术。将胃经胸骨后比经食管床上提颈部吻合,对心肺功能的影响要小得多。对于既往曾行胃大部切除的残胃食管癌,可采取将残胃、脾、胰尾拉入胸腔,食管胃弓下吻合的方式,必要时可用结肠代食管。部分病变位置较高较长,可能外侵气管膜部或大血管,龛影较大将穿孔的髓质型或溃疡型食管癌,术前可给予半量放疗(4000rad),会提高手术切除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高老龄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放、化疗,应持审慎态度,不要过于夸大术后化疗的必要性及效果。应根据患者的身体及免疫力恢复情况,灵活采用短疗程化疗。根据2002年ASCO会议的最新文献,建议采用泰索帝(或紫杉醇)+5-FU+四氢叶酸方案。对于手术后病理发现有淋巴结转移或姑息手术的患者,可以采取适当的放疗。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患者在完成医院治疗后,要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帮助下,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要鼓励患者回到正常人群中来,开始新生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术后定期复查,不可忽视。
食道癌化疗禁忌
很多食道癌或是其它肿瘤患者,对维生素C的防癌抗癌作用深信不疑,常自行服用维生素C药物。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很少有证据支持维生素C的防癌抗癌作用。相反,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出现头晕、乏力、腰痛、头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化疗期间,如果大量补充维生素C会酸化尿液,不利于尿酸结晶溶解排出,易形成结石,导致血尿、肾绞痛,甚至加重肾功能损害。特别是对化疗敏感的肿瘤患者,如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患者,往往主张多饮水以保证足够尿量,帮助尿酸结晶溶解,而不是补充维生素C。
萝卜叶、油菜、香菜、番茄等蔬菜因含丰富维生素C,常被推荐给肿瘤患者食用,以提高其免疫力。需要强调的是,饮食中获得的维生素C,基本可满足肿瘤患者需要,不必再额外服维生素C类药片,特别是化疗期间,过量补充维生素C可削弱化疗药物的药效,影响化疗效果。
久久健康网小编提醒:合并痛风、高草酸尿症、糖尿病、血色病等病症的食道癌患者更不要乱补维生素C。伴有静脉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因经常用抗血小板药,而维生素C可阻止阿司匹林排泄,增加血药浓度,因此对于该类患者来讲,在用药上切勿盲从,要依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正常食用。
(实习编辑:朱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