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有精神病的儿子来长沙治病,没想却掉入了“医托”精心设置的骗局。骗去了3488元钱不说,孩子的病情还加重了。无奈之下,被骗的唐女士向本报打来求助电话。记者通过暗访掌握了骗子行骗的证据,但向当地相关部门举报后,执法部门却说诊所关门了,没法查。几经周折,唐女士直到4月17日才拿到了被骗去的3000元钱。
■记者张颐佳实习生李青见廖甜添
1
寻医路上掉进“医托”骗局
唐女士家很穷,儿子有精神病,3月9日,她从衡阳带26岁的孩子来湘雅医院看病。上了公交车后,她问司机“湘雅医院在哪里下?”这时,一个讲衡阳话的老乡就跟她搭腔了:“老乡啊,我也在医院下,带孩子来看病的。”他指着汽车后排一个痴痴呆呆的青年说。
“孩子什么病啊?”老乡主动问道。“小时候脑子受过刺激,精神病。”“哎呀,我的孩子也是精神病,听说附一有个张教授看这个病很厉害的,我就是来找他的。”老乡马上变得很热情了。
到站后,两人领着孩子一同下车,老乡引着唐女士到了湘雅医院门口附近,被一身穿迷彩服的“保安”拦住了去路。唐女士说:“他自称姓刘,是湘雅保卫处的,老乡跟他打听张教授,保安说张教授去年12月已经退休了,现在在湘潭。”
随后,“迷彩男”用电话热情地联系了张教授后说:“张老刚好星期二下午坐诊,还有3个专家挂号,你们快去。”
“老乡”迅速联系了一台黑色桑塔纳,以自己出80元钱、唐女士出70元的价格赶往湘潭看病。
2
吃了3000多元钱药,病情反加重
在湘潭一家叫“康健中医门诊部”的诊所,唐女士见到了名为张学龄的“老教授”,正有六七名患者围着他开药。
“张教授”简单地询问了孩子的病情,即开出了一张高达3488元的药单。包括12元一斤的中药28斤,70元一包的秘方粉末状药品28包,解郁安神颗粒和灵芝益寿胶囊各四盒。
唐女士带孩子回家服药一个月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经邻居提醒才明白是遭遇“医托”了,于是向本报举报。
记者发现,唐女士购买中药花费336元,购买粉末状药品花费1960元,购买解郁安神颗粒和灵芝益寿胶囊花费1200元。而上网查询解郁安神颗粒的厂家公布售价仅为每盒12元,灵芝益寿胶囊的厂家公布售价为每盒25元。据此计算,购买以上两种药品各4盒的花费仅仅只有148元。
3
坐堂医生不用看患者,直接开药
4月12日,根据唐女士模糊的记忆,通过两天的寻找,记者在湘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东大道盛世楼6号找到了这家诊所。为了确定这家诊所还在营业,记者以唐女士侄女的身份,以陪其复查为由再次进入诊所。一名黑衣男子和一名黄衣男子在门口十分警惕地张望。唐女士说:“他们一个是取药的,一个是划价的,上次都极力劝说我买药。”
记者看见一名穿黑衣偏胖的中年男子正是“张教授”,他在没看见“患者”的情况下,又为唐女士开了一个疗程。唐女士说:“我没有那么多钱。”“你还有多少钱就开好多钱咯。”“张教授”不以为然地答道。
4
执法人员刚来查,诊所就关了门
4月12日,在确认了该诊所仍在继续开业并存在欺骗病人的行为后,记者立即将情况反映给了湘潭市卫生监督所,并约定在诊所对面碰面,请他们查处。
40分钟后,记者接到了该所医疗执业科副科长李小毅的电话:“我们已经到了,但是该诊所已经关门,没法查。”记者立即赶到现场,诊所果然大门紧闭。
刚刚仍在开门的诊所,执法人员到来之时却是大门紧闭。而在记者没有告知对方诊所地址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又是怎么知道这家诊所涉嫌欺骗病患呢?就在记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唐女士接到了诊所工作人员的电话。“你居然带记者来啊,我要搞死你!”
回应
市卫监所,我们早已知情
在诊所内,记者始终都未表明身份,为何执法行动无果后,诊所工作人员立马知道了唐女士是和记者一起来的呢?带着疑问,记者找到了湘潭市卫生监督所医疗执业科,科长贺智辉接待了记者。记者问:“李科长外出执法为何不先接触举报人?”贺智辉说:“我不知道,我没有办法回答你。”同时他还坦陈,李科长认识诊所负责人,而且很熟悉。
贺智辉告诉记者,康健中医门诊与医托联合欺骗病人一事他们早已知情,但因没有执法权,只能罚款。还要等到它没有了执照后再查处三次才可以取缔。
处理
区卫生局:“我们准备强行吊销执业许可证”
事后,记者走访了该诊所所在的街道――岳塘区宝塔街道办事处,从那里了解到该诊所常有患者在门口吵闹,也举报过多次,诊所开关门时间也并不固定,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
为了制止该诊所长期联合医托欺骗病人的行为,记者又把问题反映给了湘潭市岳塘区卫生局,副局长何莉云说:“没有相关法律条款明确约定如何处理医托,让我们找不到执法依据,但针对他们这种长期行骗的行为,我们准备强行吊销诊所的执业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