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沈阳市铁西区新发现家具经销部健康老年人尿失禁病因是什么 该如何进行护理
老年人尿失禁病因是什么 该如何进行护理
2022-05-23

尿失禁对于老人来说是一件尴尬的事情,但是老年人对待这种情况的正确态度是积极治疗,而不是掩盖尴尬。尿失禁在老年人中是常见的疾病,老年尿失禁跟老年人各部机能减退,肾阳虚衰,膀胱失约等有关。老人尿失禁怎么办呢?作为家人应该从生理跟心理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下面就来看看小编的详细介绍吧。

一、中老年尿失禁的病因

中老年人引起继发性遗尿的情况又许多种又很复杂,男性断发性尿失禁尿频急遗尿的原因有那些?

1、暂时性尿失禁:尿路感染;急性精神错乱性疾病;药物:安眠药与镇静剂:心理性:抑郁症2、长期性尿失禁:大脑皮质疾患(中风、痴呆等)损伤尿道括肌或骨盆神经的手术;脊髓疾患;充溢性尿失禁:糖尿病、前列腺疾病、酒精中毒等;膀肤疾患。

3、女性更年期的特殊性和多次分娩造成子宫下垂的老年妇女和有过泌尿生殖器手术史的妇女以及妇女产后小便不能自禁。

二、老人尿失禁怎么办

1.轻度尿失禁的患者可以通过日常锻炼来缓解症状。可做间歇性锻炼,比如排尿时可中间暂停2~3次再继续将尿液排出。

2.提肛训练,可配合着呼吸进行。病人坐、立、卧都行,深呼一口气,同时慢慢收缩肛门夹紧,屏气坚持5秒中左右。每天进行3次,每次连续提肛训练10下。

3.应该给老年人配备一个移动坐便器,放在老年人随手可以够得到的地方,在老年人有尿意时能够随手够到。

4.要减少老年人的思想负担,做儿女的要多和老年人交流,多陪伴老年人,不能嫌弃,让长辈们每天都有个好心情。

5.如果尿失禁情况严重的老年人,推荐去医院治疗。

三、治疗尿失禁的八个处方

处方1:核桃肉加盐,略炒吃之。对老年夜尿频最宜。

处方2:党参18克,核桃仁15克,共煮食。主治老年尿失禁。

处方3:党参18克,苏叶10克,陈皮6克,水煎取液加砂糖代茶饮,治老年尿失禁。

处方4:龙眼肉15克,炒酸枣仁12克,芡实10克水煎代茶饮。主治老年夜尿失禁。

处方5:银杏10个,炒黄。临睡前连服5-7天。治老年夜尿失禁。

处方6:生黄芪120克,生甘草24克。水煎服。日2次。对气虚遗尿者有效。

处方7:鸡蛋2个,枸杞30克,大枣3个,水煎煮,吃蛋喝汤,隔日1次。连服3次。用于老年肾虚尿失禁者。

处方8:丹参20克,红花、小茴香各15克,桂枝6克,菟丝子、益智仁、覆盆子各12克。如尿灼痛、尿急、小腹胀、腰痛加茯苓20克,连翘12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用于老年人失尿。

四、老人尿失禁的护理

1.针对性护理

与患者及家属分析尿失禁的原因及形成的问题,以取得他们的共识。对因自理能力降低或沟通障碍引起的尿失禁,要制定协助排尿的时间计划,及时帮助患者排尿。对完全不能自控的失禁,则要制定较周密的计划,如老年性痴呆。根据护理记录分析尿失禁的原因,选择相应的方法,如留置导尿、诱导法排尿等。对卧床患者,应设法解除患者的自卑心理,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注意对其显露部的遮蔽,便后及时清洗,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对因精神因素、时间、环境因素所致的尿失禁,应详细了解病因,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思想上的不安和恐惧,妥善安排其周围生活环境,在精神上给予最大的安慰,则其尿失禁有可能消失。

2.重点做好心理护理

尿失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行动迟缓,活动能力减弱,患病后自尊心易受到伤害,容易出现对别人不信任、固执,严重者情绪低落、焦虑,产生孤独感[7]。对此护理人员首先要耐心、和蔼、不厌其烦,用良好的护理语言和行为激起患者对康复的信心。要教导患者使用便器的方法,调整便利患者活动的环境,如:便器应放在患者便于取用的地方。帮助穿脱衣裤困难的患者,尽量穿简单易脱的衣裤。慎重导尿,必要时使用无菌间歇导尿,尽可能避免留置导尿。每当患者有小小进步时,应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

四、老人尿失禁的护理

1.针对性护理

与患者及家属分析尿失禁的原因及形成的问题,以取得他们的共识。对因自理能力降低或沟通障碍引起的尿失禁,要制定协助排尿的时间计划,及时帮助患者排尿。对完全不能自控的失禁,则要制定较周密的计划,如老年性痴呆。根据护理记录分析尿失禁的原因,选择相应的方法,如留置导尿、诱导法排尿等。对卧床患者,应设法解除患者的自卑心理,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注意对其显露部的遮蔽,便后及时清洗,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对因精神因素、时间、环境因素所致的尿失禁,应详细了解病因,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思想上的不安和恐惧,妥善安排其周围生活环境,在精神上给予最大的安慰,则其尿失禁有可能消失。

2.重点做好心理护理

尿失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行动迟缓,活动能力减弱,患病后自尊心易受到伤害,容易出现对别人不信任、固执,严重者情绪低落、焦虑,产生孤独感[7]。对此护理人员首先要耐心、和蔼、不厌其烦,用良好的护理语言和行为激起患者对康复的信心。要教导患者使用便器的方法,调整便利患者活动的环境,如:便器应放在患者便于取用的地方。帮助穿脱衣裤困难的患者,尽量穿简单易脱的衣裤。慎重导尿,必要时使用无菌间歇导尿,尽可能避免留置导尿。每当患者有小小进步时,应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